村民正在采摘竹荪。
新湘乡客户端7月21日讯(湘乡融媒记者:吴笛 李方遒)时下正值竹荪采摘时期,记者在中沙镇梅龙村的竹荪种植基地看到,一朵朵身披白色“长裙”的竹荪,从菌床上破土而出,长势喜人。村民穿梭其中,忙着采收,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。
在竹荪种植的菌棚里,一丛丛竹荪蛋“爬”出沃土。随着气温逐渐升高,竹荪蛋开始快速生长,短短几十分钟,便完成了“花开”的全过程。“竹荪‘开花’是有规律的,每天上午8点半开始它从蛋里面冒出来,9点左右白色的‘纱裙’就开出来了。竹荪要在‘纱裙’开出来2小时之内进行采摘,包装冷藏,这样才能保证它的新鲜度和营养。”竹荪基地负责人江智春介绍道。
竹荪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,营养丰富,鲜嫩可口,不仅是高端食材,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“竹荪的采收期从7月延续到10月,现在每天的采摘量是100多斤。我每天请4个人手工采收,早上8点开始就在这里等,到11点半基本上就能采完。”看着今年的竹荪喜获丰收,江智春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。
一朵朵竹荪破壳而出,长势喜人。
江智春是2022年接触到竹荪种植的。当时,作为村“两委”成员,他和其他村干部、驻村工作队员外出考察学习,寻找效益好且符合梅龙村地理环境的种养殖品种。在了解到竹荪市场价格稳定、发展前景好后,江智春在梅龙山试种了1亩。试种成功后,今年他流转了村上5亩田地种植竹荪。为拓宽销路,村“两委”将种植、采摘竹荪的场景拍成了短视频,在抖音、微信视频号等平台上发布,提高梅龙竹荪的知名度。“现在新鲜的竹荪市场价是80元/斤,我们打包送到饭店、宾馆,让市民品尝到新鲜的竹荪,余下的进行烘干。”江智春说。
竹荪产业的发展,也带动了附近村民就近就业,实现挣钱、照顾家人“两不误”。“早上6点过来浇水、锄草,一天有120块钱的收入。”梅龙村村民罗成梅对这份家门口的工作很是满意。
梅龙村多山地,竹资源丰富,生态条件适合竹荪生长。当地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优势,因地制宜,发展竹荪种植产业,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,进一步助农增收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。“通过两年的实践,我们摸索出了一定的经验,明年考虑向周边村民推广,带动一些愿意种植竹荪的村民一起种植,共同致富。”江智春满怀憧憬地说。
一审 | 刘小琴
二审 | 成勇
三审 | 谭鑫
副总编辑 | 周鑫
总编辑 | 储永祥
责编:谭力彰
来源:湘乡市融媒体中心
-
湘乡市召开第八届市委常委会第140次会议
-
赵新文:协同联动 久久为功 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排查整治工作
-
赵新文:实事求是 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
-
郭勇会见湖南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黄昕一行 共绘校地合作新蓝图
-
郭勇:积极推进秸秆综合治理 守护蓝天底色
-
湘乡督办建筑垃圾整治“回头看” 查遗补漏促提升
-
郭勇:以同类同治破局 推动畜禽养殖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
-
赵新文会见湖北武汉湘商企业家一行
- 【“湘”村振兴】以“荷”为媒 “莲”通致富路
- 【龙城新“夜”态】音乐美食节“引爆”夏夜狂欢
- 【“湘”村振兴】湘乡:葡萄“甜蜜”丰收 采摘正当时
- 【百卅东山·校友风采】田晓玲: 从“公诚勤俭”里长出的“铝业脊梁”
- 【安全没有淡季 事故没有假期】拒绝“野泳”安全一“夏”
- 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】水利局:抢修渡槽解民忧 畅通农业“生命线”
- 【创业建功在湘乡】曹义青:90后电商“领头雁” 助土特产“出圈”
- 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】毛田镇:“坑洼路”变“旅游路”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